你还在用DeepSeek算命?活该闺蜜年薪百万而你吃泡面!

当代魔幻现实:有人拿AI印钞,有人拿AI算命

你永远不知道当代打工人能把AI玩出多少花样:
金融圈的Tony用 DeepSeek 预测大宗商品周期
广告圈Lily训练智能体写百万级文案
而你,在对话框虔诚输入:
“测测老板今天骂我的概率”

不是AI不争气
是你连薅羊毛都不会找最肥的那只!

杀死你前途的根本不是AI,是你那韭菜命的提问方式!

上周实习生问我:
“学姐,怎么让AI写出10w+爆文?”
我甩过去三个问题模板:
“用户画像拆解法”
“情绪钩子排列组合”
“标题张力指数评估”

结果她原封不动照抄
最终产出:
《震惊!00后实习生用AI月入五万》
(阅读量至今没破千)

看好了——
会提问的人早把AI当军师
不会提问的只能把AI当神棍

当代社畜最可怕的认知陷阱:
把「不敢问」包装成「不会问」

那天听到最心酸的对话:
“我也想用AI做竞品分析啊”
“可万一模型不懂我们行业…”
“算了还是手动扒数据吧”

笑死
某些人宁愿花三天做Excel表
都不肯花三分钟问AI:
“用波特五力模型拆解奶茶赛道
重点标注茶颜悦色突围路径
输出带数据可视化的PPT框架”

真正拉开差距的,是你敢不敢把焦虑翻译成需求

那个月薪8万的95后产品总监
不过是把”总被老板说没战略思维”
转译成:
“用SWOT分析法梳理AI教育赛道
生成未来三年商业计划路标图”

那个涨粉百万的情感博主
不过是把”怎么写能让读者哭”
重构为:
“列举10种童年创伤型人格特质
匹配对应情绪引爆点的故事结构”

现在!立刻!马上!
打开你的DeepSeek对话框
把那些模糊的”我觉得…”
“可能不行吧…”
“万一搞砸…”
全部替换成:
“如何用增长黑客模型优化私域转化”
“给2024新媒体趋势做PEST分析”
“设计裂变活动的A/B测试方案”

记住:
AI不是阿拉丁神灯
但你可以做自己的开光师